交通>>资讯>>高速公路>>

河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三部曲”做好防返贫这篇大文章

2019-06-28 11:40:11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截至2019年初,投入帮扶资金700万元,协调落实扶贫资金2360万元,7类产业52个扶贫项目效果显著,共计退出贫困户1331户、3820人,贫困发生率全部降至2%以内,16个贫困村全部实现脱贫出列,河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以下简称河北省高管局)在答完脱贫出列试卷后,又拿起“防返贫”这套题目更大、更多、更难的试卷,认认真真地开始寻找答案。

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稳定脱贫防止返贫是重要一关。河北省高管局坚持以产业为基础,结合贫困村资源特点和区位优势,通过建基地、搭平台,因地制宜制定精准扶贫规划,选准引进龙头企业,采取土地流转、入股分红、就业务工等方式,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获得资产性收入、资本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三块收益”,变“输血”为“造血”,祛穷病、除穷根,实现稳定脱贫防止返贫的目标。

“扶贫工作任重道远,我们把防止返贫摆到更加重要位置,健全完善防贫常态长效机制,以产业筑基、就业开源、保障民生为思路,精锐出战、攻坚克难,统筹解决‘后两年’和‘两年后’问题,为乡亲们建成可以依靠的支柱产业,为向前面创作稳定增收的来源,为乡亲们打造优质有保障的生活环境,确保老乡们都能脱贫致富,过上小康生活。”河北省高管局局长杨荣博说。

产业是惠民之本、防贫之基

窟窿山村工作队找到制约经济发展重要因素--村集体经济薄弱是。采用“公司+村集体+贫困户”模式,成立了嘉恒能源有限公司,协调保定中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扶贫村签订项目合作协议。成立腾鸿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运营旅游集贸市场。所有建档立卡户全部入股,按照扶贫标准实施股份盈利分红。引入公司机制一方面充分利用村闲置资产拓宽集体经济的收入渠道,另一方面强化集体经济制度保障,确保村集体扶贫产业项目高效运营,真正完成扶贫由“输血”到“造血”的功能转化。此外,驻村工作队持续做好光伏发电产业,对现已建成300千瓦和165千瓦两座光伏发电站,加强管理,促进两电站正常运转,确保清洁能源在扶贫中发挥的作用,用足用好国家补贴优惠政策,保障为贫困户每年每户增收3000元。

image.png

驻马圈堡村工作队伟村民建蔬菜大棚

驻马圈堡村工作队将大棚种植蔬菜和园区种植杏扁作为重点发展的产业项目,建成占地80多亩的蔬菜大棚,其连体大棚从规模和数量上均在张家口地区位居前列,杏扁园区几乎覆盖了整个村落周边,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好项目。工作队还主动与县乡政府和扶贫部门对接,最终促成投资100余万元,总装机容量420千瓦的光伏发电站安装使用,当年实现集体分红10余万元。村民手里有钱了,怎么才能让钱生钱,有成了工作队的“心病”,他们考察比选了多家企业,最终将74.5万元扶贫资金入股一家效益不错的企业,当年贫困户实现分红7.5万元,形成“公司+村集体+贫困户”利益联结模式扶贫工作经验。

image.png 

驻南沟村工作队引入20万元帮扶资金,建成黑木耳项目示范养植基地,当年收获干木耳3000余斤,并利用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平台和渠道优势,帮助村民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和产品市场,坚定了南沟村发展黑木耳产业的信心和决心,助力全村脱贫致富。建立“合作社+农户”的扶贫模式,辐射带动贫困户22户,并于2018年9月18日完成第一次效益分配,每户2400元,连续分配5年。

就业是富民之源、防贫之路

不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河北省高管局各驻村工作组积极组织开展技能培训,使村民掌握“一技之长”,并紧紧依托村办企业解决村民就业问题。结合农村环境整治、居家养老服务等工作,重点吸纳低收入群体参与农村垃圾清运、环境保洁、公路养护、养老护理等,使他们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上苇村的程大姐原本在石家庄打工,自从听说驻村工作组帮助村里建起了玩具加工厂,并招收当地村民就业务工,各方面待遇还不错,她马上辞掉外地的工作,回到村里,在家门口上起了班。“现在不用往外跑就能挣钱,还能照顾老人和孩子,我觉得日子过得特别充实!”程大姐高兴地告诉记者。河北省高管局驻店上村、五会村、上苇村工作组积极招商引资,成立了玩具加工厂、服装箱包加工厂等项目,解决1000余村民就业问题,人均年收入增加2万元。

马圈堡村的王伟,由于身体不好,做不了重活,一直和母亲靠低保勉强生活,而且思想消极落后。为此,工作队专门为他宣讲党的扶贫政策,传递党的温暖同时,鼓励他劳动脱贫,干力所能及的活,靠自己的双手脱贫致富,还特意为他安排了清洁员的工作,每月工资1000元,光伏分红和入户资金也及时到位,帮助他树立了自己脱贫的信心和愿望,通过这些措施,他在日常工作中非常积极,不仅带头干活,还主动宣传靠自己劳动脱贫的精神,为其他村民树立了榜样。

image.png

地处高寒山区的窟窿山村,山中盛产艾草,村民岳桂刚通过在承德学习后,充分利用艾草的驱寒药用价值,自办了艾草用品加工厂,主要生产坐垫、护腰、护膝等产品,工作组积极帮助他销售,驻村第一书记赵宏伟以小视频的形式在河北综合广播上做形象代言宣传,帮他打开了销路,去年他的小厂增收近4万元。为充分利用好自然资源优势,工作组与他沟通后,扩大生产规模,吸收村里十五名妇女到他的厂里就业,促进了村民增收。

保障是利民之策、防贫之举

对照“两不愁三保障”标准,河北省高管局在医疗、教育、住房三件民生大事、民心工程上下足功夫、做足文章,着力改善村容村貌,改善村民生活质量,保证村民病有所医、学有所教、住有所居。

据统计,我国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比例均在42%以上。为防止村民因病致贫返贫,河北省高管局各驻村工作队根据标准化卫生室建设要求,为村民修建独立卫生室,购置医疗器材,实现诊断、治疗、药房“三分设”,改善了村民就医环境。联合医院开展义诊,免费发放常规药品,为村民提供诊疗、康复指导、健康教育等个性化服务。同时,积极向村民宣讲医疗保险免缴政策和慢性病办理程序,动员村民参加基本医保(新农合)、大病保险以及医疗救助等多重保障,实现应保尽保,防止出现“一人生病,全家返贫”的现象。

作为易地搬迁帮扶村,省高管局驻四角台村工作队,继续在扶智、扶志上再下功夫,通过政策宣传、实例引导等方式千方百计激发群众的脱贫致富内生动力,充分利用好各类培训机会,组织村民参加培训,提高劳动技能、技术水平和就业能力。积极协助身体不好住院的村民落实各项医疗优惠政策,确保不出现因病返贫现象。最终实现脱贫致富路上不落一人的目标。工作队利用广场舞、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倡导文明生活新风尚,使全体村民尽快融入城市生活,实现“搬进好环境、养成好习惯,过上好生活、走上致富路”的易地搬迁安置目标。同时积极与县政府有关部门沟通,依靠政府做好拆迁后宅基地复垦和土地流转工作,协助有土地流转意向的公司办理相关手续,为村民土地资源长期稳定增收贡献一份力量。

image.png

image.png

南沟村的赵全久被诊断患有白内障,可是想到自己92岁高龄的老母亲和患有智障的妻子,赵全久一拖再拖,病情持续恶化几乎失明。驻村工作队了解了情况后,立即为赵全久联系医院安排手术,使他重见光明,也燃起了他对新生活的希望。驻村工作组还为赵全久安排了卫生保洁员的工作,有了一份固定收入,帮助他成功摘掉“贫困帽。“要不是国家政策好,要不是高速人的帮助,我们都活不到现在呀!”赵全久的老母亲激动地说。

驻东壕堑村工作组心系老人,为无房的贫困老人建了一个幸福院,让老人们不仅有房住还能住得舒适,实现老有所养的梦想。马圈堡村刘桂兰老人今年73岁,自结婚起就一直住在老窑洞里,10多年前老伴去世后,心理承受打击较大,生活没有了积极性和方向,大儿子李强也离婚了,一直与老人挤在一起,生活特别艰苦,靠种地勉强糊口。工作队了解她家情况后,帮老人写申请、递材料、盯进度,为她建起了4间新房。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各驻村工作组重视助学帮扶,不让一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河北省高管局多次开展助学帮扶活动,资助贫困学生程笑、白晓坚等10余人,为留守小学生发放生活、学习用品,累计金额数十万元,为贫困学生就学提供基础保障。自2010年始,还在全系统组织开展了“河北高速•青春圆梦”资助特优、特困大学生行动,采取“一对一”和“多对一”的形式,积极组织开展资助活动。截至目前,共资助了近百名特优特困大学生,帮助他们完成了学业,成为建设家乡服务社会的中坚力量。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王嵩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